云南怒江:健康教育“背包队”进村开展服务******
李寿华 李春珍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图为“背包队”队员为群众送上温热的“大锅药”。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新冠感染者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特别是伴随着元旦、春节临近,迎来大规模返乡潮,做好农村山寨、搬迁社区的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成为重点。
为此,云南省怒江州选派1261名干部组建“保健康、防重症”健康教育“背包队”,12月20日起,深入全州各地,全面开展疫情防治政策、疫情科学防治措施、日常防护知识等宣讲教育服务,为群众答疑解惑。
在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棉谷村党群活动室,村民向队员们提出一些疑问,队员们一一回答。“现在,村里有些人感冒发烧,我们心里也害怕,不知道怎么防护、防治。听了他们的讲解,我们心里就有底了。”村民普三林说。
在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连日来,“背包队”的队员们一直行走在当地各乡镇、村组、社区,为群众送去健康培训和服务。
“没有发烧症状就不用吃药,这一点大家要记住了。病得不重,可以在家治疗,口服药物,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的情况,就赶紧去医院治疗。”这是“背包队”队员袁嘉在宣讲中跟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袁嘉告诉记者:“我们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防护知识、‘阳’后的医疗知识、日常消毒和疫苗接种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讲培训,提升乡镇、村、社区健康管理人员水平,再通过他们将防控知识覆盖到每一位群众。
农村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点,大部分村民健康防疫知识薄弱、防范意识较差,群体感染风险大。据了解,怒江州至今仍有部分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老人未接种新冠疫苗。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也是此次健康教育“背包队”的一项重点任务。
洛本卓白族乡色德村健康教育“背包队”队长和光才经过培训后,便带着队员入组入户,以院坝会、火塘会的方式,用民族语言向村民普及健康防疫知识,动员没有接种疫苗的老人及时打疫苗。
除了宣讲培训、动员接种疫苗,每到一个村寨、社区,“背包队”都会带上预防新冠感染的中药,免费熬制“大锅药”发放给群众,为群众送去温暖和健康。
“我们非常感谢‘背包队’的到来,一定会防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健康。”洛本卓白族乡托拖村村民哈目科一边喝着热气腾腾的中药,一边认真聆听着工作队员给大家讲解健康防疫知识。
诸多心理疾病皆与特定大脑回路相关******
科技日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成瘾症和强迫症都与大脑同一回路出现问题有关。
此前的脑部扫描研究表明,大脑的几个不同区域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有关,但这些结果并不吻合。
为了解更多信息,研究团队查阅了大脑存在损伤的194名越战老兵的健康记录。结果发现,如果大脑后部区域(包括与空间感知相关的后顶叶皮层)受损,老兵更有可能被诊断出上述6种心理疾病;如果大脑前部附近(包括与情绪相关的前扣带回皮层和与自我意识相关的脑岛)受伤,老兵就不太可能被诊断出上述疾病。
研究团队将其发现与现有大脑中神经连接的综合图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大脑后部区域活跃度较低时,前部区域往往活跃度较高,反之亦然。
研究人员还观察了193项涉及近1.6万人的脑部扫描研究结果,发现罹患上述6种心理疾病中任何一种的患者,其大脑前部区域或与之相关区域的组织往往存在萎缩情况。这一点也得到了此前开展的手术研究的支持,这些手术破坏了存在严重精神健康疾病——如强迫症和抑郁症患者的小部分大脑,而所有被破坏的地方都位于大脑前部区域。
最新发现与一种观念不谋而合。该观念认为,不同精神疾病可能拥有共同的潜在原因,但这一观念存在争议,因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大相径庭。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