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马拉松3月19日正式回归 报名现已开启******
中新网重庆2月3日电 (梁钦卿)记者3日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重庆马拉松将于3月19日7:30在重庆市南岸区海棠烟雨公园鸣枪起跑。赛事报名于3日16:30分启动,跑友可通过“重庆马拉松”官网或“重庆重马体育”公众号进行报名。
2023年是疫情后首次举办重庆马拉松,重马赛道被跑友誉为中国马拉松PB赛道和最美赛道。
中共南岸区委副书记、南岸区人民政府区长王茂春介绍,2023重庆马拉松赛事设置全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两个项目,各1.5万人,总规模3万人。全程马拉松起终点均为南岸区海棠烟雨公园,全程42.195公里;迷你马拉松从南岸区海棠烟雨公园出发到朝天门大桥下,全程5公里。
据了解,全程马拉松项目设置了名次奖和破纪录奖。名次奖分为赛会名次奖和重庆市民组奖。破纪录奖在往届破赛会纪录奖的基础上,增设了破中国籍选手赛会纪录奖。
全程马拉松项目还设置了300个慈善名额,赛事结束后将对报名费收入进行公益捐赠。此外,赛事期间还将举办2023重庆马拉松线上跑,跑友可免费报名参加,预定赛事纪念品。
值得注意的是,为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成渝体育产业协同发展,重庆马拉松、重庆长嘉汇半程马拉松与成都马拉松、成都双遗马拉松共同打造精品赛事,赛事名额互通,成渝互跑,双城联动。同时,通过成渝赛事营销联动,马博会互设展位,促进成渝体育文化交流和产业协同发展。
此外,2023重庆马拉松期间,重马体育将继续与四川航空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美丽川航,魅力重马”中国马拉松主题航班——“川航重马航班”,为重马跑友提供优惠机票、免费升舱服务、专属值机通道等福利。
在2023重庆马拉松期间,重庆将推出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第二赛季颁奖盛典和爱尚重庆·重马消费节系列活动,举办2023中国成渝国际体育博览会暨第五届重庆市体育产业博览会(重马体博会)、重马火锅马美食节、重马路跑精英论坛等配套活动,促进体育消费,助力经济发展。(完)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就和作用******
中新网蒙特利尔12月8日电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取得显著成效,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美丽中国’理念使对自然的保护和热爱深入人心。”
当地时间12月7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
边会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中国实践、中国作用、中国理念赢得广泛赞誉,与会国际人士纷纷点赞,认为中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借鉴。
中国实践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藏羚羊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近危”, 云南野生亚洲象群上演一场“浪漫”的北上之旅,极度濒危的海南长臂猿成为全球20种长臂猿中唯一呈种群恢复状态的物种……诸多暖心故事,让中国在生活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效为世界瞩目。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穆雷玛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走出了一条既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又较好地保护生态的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效仿和学习的模式。
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通过多年努力,中国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新增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中国的实践和成效表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兰博蒂尼表示,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环境保护进程,尤其是担任COP15主席国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令人感到非常振奋。“接下来两周,我们将听到更多关于中国经验的分享。”
世界资源研究所副总裁兼常务董事克雷格•汉森表示,中国过去十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宣布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等。
中国作用
“中国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就其体量和影响力而言,中国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兼总裁戴青丽指出,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繁多,对这些自然瑰宝的有效保护本身就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巨大贡献。
此外,在国际投资和贸易领域,中国已经发布了包括“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在内的多个指南,为开展负责任的境外投资合作搭建了框架。中国商务部制定的“十四五”部门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绿色贸易体系的目标,这将为开展可持续大宗商品贸易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戴青丽还表示,中国也正在成长为绿色金融的领跑者。例如,中国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担任了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的共同主席,也在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中牵头开展生物多样性对金融稳定的风险评估。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还在研究和探讨在债务重组中实施“债务换自然”或“债务换发展”机制,兼顾债务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国际关系助理副部长斯蒂芬•德波尔表示,经过中方不懈的努力,COP15第二阶段会议才会取得成功。“希望未来几周,我们能共同努力,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该框架将汇集全球各国的力量来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自然与生态系统的退化。”
中国理念
“‘美丽中国’理念使对自然的保护和热爱深入人心”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美丽中国”的理念,这一理念打动了我,因为该理念具有积极的意义,调动了民众的爱国情怀,使对自然的保护和热爱深入人心,并使自然保护成为一种向善的力量。
戴青丽指出,中国已开始采取行动推动环境可持续性。例如,“生态文明”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和谐”的传统理念,还成为了指导近期政府决策的根本性原则,为自然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龙迪提出,茶和咖啡和谐共存是不同文化和文明互相扶持共同发展的典范,两者皆为大自然的馈赠。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赖的,我们共处同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开放和包容的世界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传统中国制茶工艺尊重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农业让人类社会和自然共同发展。
“我很高兴听到在中国,茶和咖啡能够在同一地区蓬勃发展。中国农业背后的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理念相呼应。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想法,当我们思考解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挑战时,这个想法与当今世界有着不可思议的关联性。”EDF+商业,韧性粮食与林业主任凯蒂•安德森说。(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家彩网地图 |